|
|||
|
|||
名 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 |||
|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1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罗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翻身仗”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八届历次全会部署,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1],紧紧围绕以“2+7+3+N”为重点的发展格局[2],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抓手,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质量趋好、优势凸显的良好局面。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3.73亿元,同比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7亿元,同比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01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位居同类市县首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63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25.8%,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43亿元,同比增长8.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715元和19594元,同比增长6%和7.8%;接待游客人数961.28万人次,同比增长47.6%,增速位居全省第5位;旅游总收入92.21亿元,同比增长55.5%,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货物进出口总额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11.9%;服务进出口总额完成1.78亿元,同比增长92.7%;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165人。经济形势整体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数据产业实现良好开局。依托“新三样”[3],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着力构建“双港战略”[4]布局。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全面竣工;国际海缆登陆岸站电信区域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两条海缆链路完成前期手续。出台自贸港首个《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成功举办首届“元创·灵镜”科技艺术节,打造陵水数字文化产业云、国际数字内容产业两大平台,完成首单视频渲染场景跨境数据业务交付,游戏出海、数据跨境等场景应用基础设施初具雏形。清水湾科技园、海归小镇注册企业538家,清水湾科技园全年营业收入预计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28.8%,数据产业迈出转型发展的坚实步伐。
旅游业特色更加凸显。新村疍家文化旅游区、活力运动香水湾片区建设全速推进,完成新村革命路临港50米范围7.7万平方米征拆,环湖旅游带、香水湾片区核心3公里段滨海栈道等先导性项目启动建设。国内首个疍家博物馆开馆,疍家渔排海上民宿成为“网红打卡点”,“文化+旅游”成为陵水旅游新样板。环岛旅游公路陵水段全线通车,新增3家三椰级乡村旅游点,7个点位获评海南百个“网红旅游点”。“去野陵水”乡村旅游活动品牌增添乡村“周末游”成色。多部电影在县内取景,网红“灯塔”、大里瀑布成功出圈,陵水旅游热点全网异常“火爆”。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文罗加工物流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东榕、丰润等6家企业入驻,农产品批发市场完成部分楼栋封顶。深化“一村一中心、一院一平台”[5]南繁产业布局,南繁产业发展研究院挂牌成立。海洋经济稳步发展,渔业总产量达8.5万吨,产值27亿元,水产南繁年产鱼苗超1.5亿尾,建成国内首个黄鳍金枪鱼海上养殖示范基地,首条人工养殖黄鳍金枪鱼培育成功。完成海洋水产南繁种业产业园种苗繁育生产区一期项目建设。升级改造新村中心渔港,赤岭美丽渔村有序推进。
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加快形成。围绕新村疍家文化旅游区、海归小镇搭建创作者经济平台,面向全球发布“海南陵水国际创作者港湾全球共建计划”,盘活黎安海风小镇2154套别墅进行产业化改造,创作者工坊、欧美同学会馆、尔蔚街等创意街区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造创作者创意产业聚集区。南平健康养生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编制完成园区产业规划,园区展示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五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弗劳恩康复医疗研发中心等医疗健康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康”“养”格局正加速形成。
(二)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多措并举抓好扩大消费。开展“冬逢陵水·惠享生活”等消费券发放活动,有效撬动消费4000余万元。举办星光集市、汽车消费节暨美食展等活动7场,荔枝文化节现场签约供销订单达1500余万斤,实现销售额约2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27.9亿元,同比增长26.4%。海洋欢乐世界获评省首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开展消费助农集市11场次,英州赶集一条街、新村疍家夜市等消费场景不断火热,消费拉动疫后经济复苏的作用更加凸显。
双管齐下抓好招商引资。积极“往外走”,举办或参与“4·13”全球招商推介大会等36场次招商推介活动。推行“一把手”招商,县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5次,签订招商协议60份,协议投资额达94.7亿元。大力“往里请”,打造“6+6”企业服务模式[6],成立数据产业、文旅产业工作专班,出台《清水湾科技产业园扶持若干政策》等专项产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9个产业招商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开足马力抓好有效投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县级领导督办”体系,搭建“四套班子”齐抓共推项目机制,推动项目“上马快跑”。283个年度计划项目开工率达80%以上,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八成以上。8个省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额超22.84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完成52.9亿元。成功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和中央基建投资预算资金19.66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9个重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公开向民间资本推介,固定资产投资获得全省三季度“奔牛奖”。
(三)统筹兼顾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共进,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准备工作。清水湾港区游艇码头口岸联检楼主体完工,完成4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建设,岸线防控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三无”船舶年度拆解目标任务,查获违规出海“三无”船舶41艘。健全“海上查、沿岸防、路面堵、流通管”的反走私治理体系,与海口、三亚共同查办“套代购”案件8起,开展打击离岛免税“套代购”违法走私宣传活动110场,自贸港封关准备工作有效有序推进。
大力推动区县融合。全力保障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共同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条例》获批颁布。国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机构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落地招生,试验区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8个,在校师生突破2000人。开展试验区二期五批次用地共3725亩土地调查,为项目建设做好全方位要素保障。开通“12345+园区”服务热线和公安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区县联动审批更加高效便捷。
加快融入三亚经济圈。出台《融入三亚经济圈发展实施方案》,在产业、设施、品牌上构建高度融合发展格局。G98环岛高速公路南湾猴岛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动工建设。持续深化南繁“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安马洋)配套服务区(一期)建成,设立南繁服务站,探索南繁种业CRO合作模式。开通海洋欢乐世界与三亚大东海等三个点位景区直通车。与三亚联动上线36项“跨市县通办”事项,联合签订三亚经济圈综合行政执法协作备忘录、商标受理业务合作备忘录,加速推动审批和执法协同高效办理。
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实施,完成《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0个规划修编。推动实施“垦地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33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1宗集体用地使用权在“土地超市”[7]上架挂拍。出台城市更新指导意见,“一河两岸”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实施主体招标。南门岭大道竣工在即,推动安马大道市政道路等路网项目建设,修缮升级29条农村公路和1座桥梁,新村南湾村路段入选省“美丽农村路”示范路。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成78个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完成经营性帮扶产业“四个一批”[8]161个项目认定处置。完成7个高质量庭院经济示范村庄建设,7个美丽乡村项目、1个美丽渔村、4个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首块29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挂牌出让,有效探索资源要素增收新路径。扎实开展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专项行动,完成16个攻关村重点攻关任务,远景农事服务项目案例被选为专项行动典型案例进行推广。本号镇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提蒙乡提稻品牌被认定为第二届海南“一镇一品”特色品牌。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营商环境不断向好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一门通办”,深化“综窗改革”,推动近600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单一场所可办事项超过1900项。推行“一窗通办”,实现工程建设项目167项审批事项全流程“一窗受理”;单一综合窗口可办事项超过1000项,全省最多。深化“一网通办”,“零跑动”可办事项达到2053项,可办率达100%。打造“一网协同”,健全“审管法信”闭环联动机制[9],承诺审批件复核率超过97%,位居全省第一。优化“一号服务”,推行“12345+直通联办”等服务模式,受理工单超过14万件,每季度考核均位居全省前列。
推动制度集成创新。成立县营商环境建设局,营商环境工作实现归口管理。精心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组织“政企有约”活动15期,扎实开展规上企业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692个,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在全省首次实现线下“刷脸办”,开展“零材料”审批试点。在全省率先出台沙滩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推行沙滩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伯明顿酒店等9个有经营价值项目划转,完善投融资平台制度体系,县属国企获得融资12.4亿元,完成政府投资37.69亿元,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主体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统筹推进“机器编规划”“机器管招投标”,规划编制和招投标领域取得创新性进展。推动省一体化平台和商事e登记平台实现首次线上对接,为全省“证照联办”打通了路径。以科技支撑民生改善为主题,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扎实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着力解决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处置闲置土地2528亩,为重点项目解决154.37亩土地置换和10个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问题,通过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企业新增有效投资31.13亿元。盘活“国茂·清水湾”闲置资产18.6亿元。推动44个“久拖未结”政府投资项目结算,涉及资金8.6亿元。
(五)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底色不断擦亮
持续加强生态治理。坚持标本兼治、“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积极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办结135件(阶段性办结53件),办结率96%。生态环境治理实现新突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7%,PM2.5年均浓度10.4微克/立方米。“六水共治”取得阶段成效,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国控和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比例均达到100%。完成安马大排沟、大亩村排沟、老孙河等黑臭水体和30个入海排口治理。完成2.05万亩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在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守住耕地红线。
促进绿色生态发展。国家卫生县、提蒙乡国家卫生乡镇顺利通过省级复审。新能源汽车推广1542辆,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93.8%,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9%。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推进实施陵水河、英州河、金聪河等3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完成板来河、都总河等7条河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新增造林绿化5266亩,前三批次森林督查图斑总体整改率达95%。成功举办“雨林与您”陵水主会场体验活动,展现吊罗山热带雨林自然之美、黎族文化之韵。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白琵鹭在红树林首次发现、濒危树种红榄李开花结果、号称滩涂黄金的“沙虫”在潟湖再度繁衍生息。
(六)全心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红利不断提档
基础民生保障不断夯实。坚持老有颐养,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23个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大力推广“退休一件事”服务,老龄服务更加全面。坚持幼有善育,对不能随班就读的特殊适龄儿童开展5216期送教上门活动。在39所学校开展“午餐午休”服务,惠及学生1.9万名。坚持弱有众扶,提供就业岗位1.44万个,发放创业资金和就业补贴7456.1万元,实现“就业驿站”乡镇全覆盖。坚持住有宜居,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配售文黎、北斗等3批安居房,近两千把“钥匙”顺利交到教师、医护人员手里。坚持盼有所现,20件省级、县级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完成。“菜篮子”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超过9000亩,全县蔬菜价格稳中缓降。
教育和医疗“两大民生”工程不断优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引进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托管帮扶,顺湖中学、黎安滨海学校等新校开学招生,创建“1+N”教育集团达到6个,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1万个,学生回流1000余人。陵水中学、三才中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中山小学获评“省级示范学校”,本号中心幼儿园获评“省一级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医疗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引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托管县新中医院,持续推进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建设,招聘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及引进帮扶专家220人。“2+3”健康服务包[10]工作经验被选定为全省探索糖尿病数字疗法工作模式试点市县。县第二人民医院获批省级残疾评定机构,填补评残机构“空白”。300种药品纳入国家集中采购,价格降幅达54%。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三成用于教育、医疗事业发展,“读书不出县、小病不出县”正成为现实。
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二级图书馆”,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被评选为“省第一批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对军屯坡珊瑚石椁墓葬群和南天圣娘庙立碑保护,黎族跳娘舞、苗族三色饭制作手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评定第四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新增第三批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名。获评省级第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区,分界洲岛旅游区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荣获“和美海岛”国家级荣誉称号。承办全国青年空手道锦标赛等各类体育赛事活动32场,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金牌数全省第二。举办“元宵喜乐汇”“三月三”等系列文化活动近百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取得实效,盐尽村委会获表彰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联丰村“积分+信用制”管理新模式被列入第一批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扎实开展护苗专项行动,护苗驿站服务超4.4万人次,促使106人成功返校复学,“五位一体”护苗[11]驿站全方位工作模式得到全省推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打掉涉恶犯罪集团1个,现行命案实现全破,积压命案库存量下降6.6%,反诈止付金额2700余万元,追赃挽损金额上升38.9%,全县现有吸毒人员占总常住人口比例降至0.2‰。依托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公共卫生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9%,精神障碍患者实现有效回归社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和防灾减灾工作,全年无较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社会形势总体稳定。
(七)久久为功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扎实抓好效能政府建设,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推动制定96项乡镇权责清单、104项“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不断深化“府院联动”,设立行政争议调处中心,成功调解行政争议8宗,行政复议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出庭应诉实现有诉必应。政府效能明显提升,政府班子领导“四下基层”调研81人次,推动解决46个重点难点问题。“海易办”和政务服务网办件量达237万件,“海政通”激活率99.9%,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机构职责信息化率、职责数据化率100%,政府数字化转型取得较好成效。廉洁建设更加深入,出具审计报告21份,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0件、政协提案117件,答复率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县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压减5.1%,“三公”经费压减3.7%。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加强,公共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纵深推进。
国防动员、人防海防、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团结进步、审计、统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挑战超出预期,面临的压力多年罕见,全县上下勠力同心、埋头苦干,战胜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挑战,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架势已经拉开、态势加速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科学指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锐意进取、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陵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司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陵水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明显增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新旧动能转换较慢,产业转型升级仍处于阵痛期;二是要素资源日益趋紧,要素保障与项目未实现精准匹配;三是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亟需进一步提振;四是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成效不够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增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五是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六是政府效能还有待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水平还达不到高质量发展要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仍需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更要正视不足、直面挑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县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八届省委历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紧紧围绕以“2+7+3+N”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扛起陵水担当。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14%,力争货物进出口总额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均增长15%,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今年,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打好七大攻坚战,围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九项工作。我们必须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以一往无前的决心、一抓到底的劲头、一丝不苟的态度,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奋力打好七大攻坚战,努力以一域精彩换取全省出彩,用实绩实效向省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需集中精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四大重点产业为“强引擎”,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数据产业生态圈发展壮大。持续推进国际数据港建设,重点推动游戏出海、跨境视频制作渲染、AI数字人跨境直播、数字内容出海、来数加工等重点应用场景落地,进一步完善数据产业发展政策与制度,支持优势产业率先开展链式培育、集群发展,通过“链主”效应带动产业落地集聚,加速形成数据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海底数据中心二期项目落地,完成国际海缆登陆岸站电信区域项目建设。加快完善清水湾科技园和海归小镇基础设施,推动海归小镇片区写字楼等项目建设,提供多元办公空间载体,打造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加快打造新村疍家文化旅游区,完成新村中心渔港码头及岸线整治、环湖旅游带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渔业交易中心、疍家城镇提升改造项目,做好南湾村、桐海村、港演村提质升级文章,把新村疍家文化旅游区打造成陵水旅游“新爆点”。推进活力运动香水湾片区建设,建好片区核心三公里段滨海栈道,培育海上体育、低空飞行等旅游新业态,打造“运动+休闲”活力港湾。以发展赛事经济、节庆经济为抓手打造新的陵水IP形象。推动环岛旅游公路陵水段“精装修”,优化沿线旅游产品供给,实现3个旅游公路驿站招商引资落地。完成赤岭渔村整村改造,推动海洋欢乐世界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文罗加工物流产业园一期农产品批发市场、商业配套项目主体完工,4家入驻企业全面投产,推动二期项目招商企业完成建设。完成中国南繁村规划编制,南繁全球新品种室外展示区开放运营。积极发展渔港经济,完成海洋水产南繁种业产业园水产南繁种苗基地(港演片区)建设,南海“蓝色粮仓”现代化养殖设施科研示范基地动工建设,加速赤岭渔港升级改造,完成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申报。创建1个省级产业园区,培育壮大芒果产业集群。推动中国(陵水)香水榴莲产业园开工建设,完成以榴莲为主的热带果树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继续扩大“陵水珍鲜”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推动至少1个品牌纳入省农业品牌目录。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大力打造国际创作者港湾,推进建设创作者工坊、产业生态伙伴工作室、配套商业空间、数字游民社群等软硬件设施,举办赛事、展会论坛等创意创作活动,吸引适配陵水的创作者集群,推动创作者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南平健康养生产业园产业项目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全面完工,培育医疗康养新增长点。持续举办荔枝节、车展美食嘉年华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支持发展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激发地摊经济活力,积极推动“出店一米线”,新增便民疏导点3个,推动乡镇开展集市一条街消费活动,切实让消费“热”起来,把人气“聚”起来。
(二)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生命线”,竭力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力争更多营商环境指标进入全省一流行列。打造“政企有约”升级版,建立集解诉答疑、招商、要素保障、服务企业于一体的全流程综合平台。全面落实“机器管招投标”,扩大“不见面开标”应用范围,着力营造良好公平竞争秩序。全面推动落实“零材料”审批服务模式。探索推行“12345+网格化”服务模式,力争12345热线服务和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探索实施行业综合监管,积极创建信用应用场景,主要行业部门至少实施1个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深化综窗制改革,实现“社保医保+N”多部门业务“一窗通办”。推动实施“全县通办”“县区通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办好事。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深化国有企业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运用PPP等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陵水发展建设。提升国有企业投融资能力,推动优质资产注入,新增融资30亿元以上。巩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建立农村产权交易管理系统,通过平台流转土地达50%以上。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优化市场准入准营机制,拓宽“证照分离”事项范围,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完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准备工作。清水湾港区游艇码头“一线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扩大开放,“二线口岸”完成各项软硬件设施建设并具备封关运作条件。依托自贸港游艇“零关税”、琼港澳游艇自由行等优惠便利政策,发挥清水湾港区游艇码头口岸“一线二线”协调联动优势,促进口岸经济及游艇特色小镇创新发展。建立海关、综合执法、海岸警察等部门联勤联动机制,新增建设56个岸线监控点位,依法严打离岛免税“套代购”等走私类违法犯罪行为,规范落实船舶安全技术评估、进出港报备等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
(三)坚持以抓招商扩投资为“硬支撑”,努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任务”,持续深化“一把手”招商,推动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在招大引强、聚新培优上实现新突破,力争新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充分利用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陵兴业,推动实际使用外资实现有效增长。建立健全招商激励机制和考核问效机制,完善招商项目落地保障体系,推动项目签约落地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和项目达产率“四率”齐升,让更多的项目“开花又结果”。
强化要素服务保障。坚持“七位一体”工作思路,强化项目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服务。用好国土空间规划划定成果,完成土福湾片区等详细性控制规划修编工作,为重点项目落地、城乡建设、民生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空间。适度应用“机器编规划”技术和全面推广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生成信息平台,加强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做好城市更新等项目1756亩土地收储工作,加大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用好“土地超市”平台,切实做到“土地等项目”。探索全面推行工程项目拿地即开工模式,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多渠道降低企业成本。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优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全力抓好年度计划投资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超过205亿元。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特别国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向上申报资金不低于20亿元。建立健全“盯引、储备、开工、在建、竣工”五张项目清单,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持续落实“四套班子”齐抓共推项目机制,打通项目建设“肠梗阻”,让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四)坚持以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为“助推器”,聚力构建优势互补资源融通的发展格局
更大力度推动区县融合发展。全力争取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出台区县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促进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加快推动“五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盘活大墩村集体资产提升试验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强化试验区“城市功能”。完善全产业链生态模式和“教科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加大向园区放权赋权力度,基本实现“园内事园内办”。做好“境外教育消费回流”文章,持续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加快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园区师生数量翻番。
更加有效融入三亚经济圈。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积极主动落实好三亚经济圈发展年度重点任务,联合开展招商引资、旅游推介活动,加强与三亚经济圈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科创高地等规划有效衔接,努力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坚持交通互联互通,全力保障和推动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G98环岛高速公路南湾猴岛互通立交工程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优化开通三亚经济圈城际公交线路,协同共建一体化交通网络。
更高标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一河两岸”城市更新,“城”“山”“水”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街”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完善“四纵六横”城市路网“骨架”,建成安马大道(一期)、南门岭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椰林大道、滨河北水口岭至春澜香水驿站段工程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乡路网“毛细血管”,着重改善清水湾及周边片区交通拥堵难题。巩固扩大“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新(改)建农村公路52.7公里,修复改造4条垦区道路,加快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5G基站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质年活动,推动国家卫生县、提蒙乡国家卫生乡镇顺利通过国家复审。
(五)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基本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夯实稳粮保供根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1.5万亩、南繁保护区农田1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产量稳定增长。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和“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撂荒地500亩以上,守护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加快推进隆广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垦地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争取新增耕地达到800亩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提蒙乡曾山村千亩农药化肥双降的高质高效种植示范区为试点,逐步推广1万亩设施农业,着力推动“汗水农业”逐步迈向“智慧农业”。
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深入落实省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四项收入”[12]。用好用足衔接资金,强化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支撑作用,带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示范农民合作社2家、示范家庭农场1家。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强基培优行动,整合闲置物业、集体土地等资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56个以上村集体年收益超过10万元。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摘”,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好用足“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村庄规划管理和风貌管控,推动“应编尽编”村庄规划审批和入库全部完成。打造和美乡村风景线,创建三才镇港演美丽渔村,重点打造环岛旅游公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公路等沿线和美乡村8—10个,整治提升清洁村庄68个。推动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升级打造疍家渔排、本号大里等一批乡村旅游产品,持续培育“去野陵水”乡村旅游活动品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推广积分制、网格化治理,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六)坚持以降碳减污扩绿为“路线图”,奋力加快美丽陵水建设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稳步推进节能降碳,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节能减排和碳排放强度下降完成省下达任务。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抓好公共机构节能降耗,持续提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比重,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超过30%。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不少于1500辆。优化城市绿地系统,推进城市公园、道路和住宅区绿地建设,提高公共绿地的均衡性。探索开展区域性林业碳汇交易试点,争取省内首个红树林碳汇国际交易项目落地。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进禁塑和垃圾分类,谋划打造陵水生态产业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强力攻坚污染防治。扎实有序抓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环保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大气环境质量管控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高位远程监控等科技手段,协同推进扬尘、汽车尾气等源头治理,实现PM2.5年均值不超过12微克/立方米。系统推进“六水共治”工作,实施长水洋大排沟等一批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剿灭劣V类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80%。稳步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确保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9%以上。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化肥农药“双减”,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废弃农膜回收率均提高到90%以上。
统筹生态治理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陵水河、英州河、金聪河等3个湿地保护项目有序修复。加大自然保护地管护力度,开展各类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完成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建设,持续开展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科学探索海草床生态修复。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落地见效,力促海岸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减灾功能协同增益。实施5个乡镇建筑垃圾转运调配场项目和建筑垃圾资源再生基地及绿色建材产业集聚区项目。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持续推进油茶种植,完成造林绿化3000亩以上。
(七)坚持以改善民生福祉为“头等事”,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多层次强化社会民生保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以上,完成职业技能培训超过4000人次。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衔接,依法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不断完善“双线分离”试点,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开展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6%以上。保障群众住房需求,改造老旧小区13个,新开工建设棚户区安置房900套,继续推进4675套安居房建设,推动安居房销售对象实现城乡一体化、垦区一体化。
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13]和中小学教师优化配置工作。创建1所以上省级示范校,创建2—3个教育集团,开工建设4所公办幼儿园,改造提升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探索推行校长职级制、基层激励机制改革。全力推进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工作。倾力打造健康陵水,启用县中医院新院区、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等6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完成2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推动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增至5.51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24人。实现“六统一”管理[14],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进入实质化运行。加强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务,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提质。促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完成“五馆一中心”、知音桥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精心办好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陵水赛点赛事活动。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张鸿猷故居和东区农民协会旧址修缮工作。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着力解决青年婚恋交友、创业就业、成长成才等问题。
大力度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做好消防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深入推进质量强县,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431”矛盾纠纷分级化解[15]等多元化解机制,推进重复信访治理、重点领域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化解。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深入推动三级护苗驿站示范建设,全面预防和减少涉未成年人案(事)件发生。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稳步推进公安机构改革和警务运行机制改革。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毫不松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一是建设效能政府。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对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坚持敢想敢干、会想会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推动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常态长效,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在基层一线解决问题。二是建设法治政府。持续深化府院联动,建立行政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三是建设服务政府。始终牢记人民政府为人民,全心全意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一网协同”效率,实现机关内部“零跑动”事项上线不少于50个。四是建设廉洁政府。坚定不移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动审计整改落实到位。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兜牢“三保”底线,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奔跑实干,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陵水新篇章,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 释
[1]“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制度基石,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为目标定位,以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体系、社会治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组织领导体系为稳固支撑。
[2]以“2+7+3+N”为重点的发展格局:搭建2个平台,即投融资平台和招商平台。打造7个片区,即文罗加工物流产业园、清水湾科技园、活力运动香水湾片区、新村疍家文化旅游区、黎安(海风小镇)片区、南平健康养生产业园区、椰林片区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发展3大领域,即农业、水环境治理、医疗卫生康养。统筹N项工作,即其他重点产业项目投资工作。
[3]新三样:海底数据中心、国际海缆登陆岸站、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4]双港战略:建设海南(陵水)国际数据港和陵水国际创作者港湾。
[5]一村一中心、一院一平台:中国南繁村、中国陵水南繁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陵水南繁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国家水稻种质创新和南繁种业CRO公共服务平台。
[6]“6+6”企业服务模式:聚焦“产业服务”和“企业服务”两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服务方面包括:政策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服务、人才服务、圈层服务。企业服务方面包括:工财税法、办公物业、生活配套、数字服务、服务采购、子女教育。
[7]土地超市:通过建立“土地超市”信息平台,实现归集产权明晰的存量建设用地、发布公开透明的土地信息、配对有效精准的项目要素、提供方便快捷的用地选择、实施规范高效的服务监管为一体的土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制度体系。
[8]四个一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
[9]“审管法信”闭环联动机制:涉企审批、监管、执法、信用全过程全链条闭环运行管理。
[10]“2+3”健康服务包: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5种疾病“预防、筛查、治疗、管理”健康服务。
[11]“五位一体”护苗:未成年人困境救助、关爱帮护、矫治纠偏、心理辅导、法治教育“五位一体”的护苗行动。
[12]农村居民“四项收入”: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13]七大工程:教育治理水平提升工程、教育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中小幼德育创新发展工程、中小学生智育水平提升工程、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实施城乡结对帮扶工程、中小学生安全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工程。
[14]“六统一”管理:县域医共体内部实行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六个方面统一管理。
[15]“431”矛盾纠纷分级化解:对发生的纠纷,村级至少调解4次,乡镇至少调解3次,县级至少调解1次,通过应调尽调、层层过滤、多元解纷,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稳控化解在基层。
附件: |
|
主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营商环境建设局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83381301(网站维护电话)
琼公网安备469028020001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80005 琼ICP备05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