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7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县政府带领和团结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经济整体呈现增速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各项经济社会指标,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突破,打赢农民增收“翻身仗”,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30.5亿元,同比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1.9:20.4:47.7,三产比重创新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1%,连续六年规模位列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195.5亿元,同比增长1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5476元,同比增长1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1778元,同比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27.7亿元,同比增长9.8%;全社会用电量7.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实现增长动力新提速。我们全力上项目、促投资,对139个储备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成熟一批上马一批,22个储备项目转为正式项目,进一步增加我县投资项目建设体量。定期开展项目建设检查督导,切实解决项目推进“瓶颈”问题,实行承诺审批,实现项目审批提速70%以上,历年积累下来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未开工项目实现全部开工,近三年积累的县政府投资项目开工率90%。项目管理工作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加速器”。30个省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0%,超额完成任务;县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8.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0%。同时,扎实开展“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实现开工项目30个,完成投资19.9亿元,超目标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强化招商引资对有效投资的支撑作用,累计签约项目25个,签约额300亿元,京陵大数据与物联网创新学院项目、张仲景医疗养生健康产业园等项目落户陵水,招商引资成果转化成为扩大投资的助推力。
(二)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现代农业态势良好。我们以园区化、品牌化、职业化推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基地4个,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376家,农产品注册商标数量55个,陵水圣女果、美月西瓜、鲁宏荔枝等知名品牌农产品热销国内外。成立南繁种业管理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800人。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3.9亿元,海洋渔业总产值15.9亿元,冬季瓜菜总产量30.4万吨,出岛总量25.8万吨,粮食生产自给自足。旅游服务业成形成势。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乘势而上,驶进转型升级的“快车道”。坚持规划引领,建成全省第一个县级“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滨海度假酒店群门迎四方宾客,建起陵水休闲度假游时尚生活“朋友圈”。乡村旅游好戏连台,创建大里小妹村和什坡村、文罗坡村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举办大里重阳登山节、坡村“传承红色记忆·穿越时光之旅”、新村花镇海南省首届三角梅国际大型主题灯会等活动,“点、线、面”全域旅游轮廓逐渐成形。会展业成为地产转型的重要利器,举办200人以上会展活动5场,参会人数9153人,会展旅游势头渐猛。全年接待游客672万人次,同比增长8.3%;旅游过夜游客175.2万人次,同比增长6.7%;旅游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11.6%;商品房签约销售面积1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商品房减少库存16.5万平方米。互联网+产业强势崛起。以“互联网+”推动新兴产业占领业态发展新高地。中国电科海洋信息产业基地、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一院一谷一中心”挂牌成立,阿里巴巴、腾讯、谷歌、领英等互联网巨头相继进驻布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注册互联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101家,同比增长670%,陵水已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沃土。县域互联网创业园为孵化本土创业企业提供重要支撑平台,31家入园企业在海南股权交易中心集体挂牌,100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助力农民创业增收,完成线上销售额6531万元。海南银行陵水支行实现布点营业,一批新能源产业、家政服务业等新业态方兴未艾。
(三)持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呈现乐居乐游新风貌。一是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强化。推进“绿化宝岛”工作,植树造林3438亩,全县森林覆盖率61.3%。启动蓝色海湾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县城至新村国道两旁绿化改造,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立桩定界。加强海岸带保护,开展“万人保护沙滩”活动,拆除海岸带200米范围内违建面积2.4万平方米。推进节能减排和降碳工作,与汉能集团共同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县。投资650万元在分界洲岛和吊罗山建设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一流。二是城乡环境持续美化。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县城区干道沥青升级改造,在全省率先完成民族地区农村公路“村村通”和行政村“村村通客车”工程。推进“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光坡休闲农业小镇、黎安海风小镇被确定为海南省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光坡镇米埇村、群英乡芬坡村被评为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三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完成县城污水管网延伸工程,建成6个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无害化处理垃圾13万吨,垃圾清运率100%,拆除违法建筑8.76万平方米。实施县城美化、亮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8.5万平方米,更新LED彩灯1.1万米,全力打造陵水人民的幸福家园和四方游客的休闲度假乐园。
(四)持续保障改善民生,迈出幸福陵水新步伐。“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一是科教文卫工作结出新果子。教育方面:全年投入教育资金6.75亿元。实施全县13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与北京云校合作实施智慧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央民族大学陵水校区筹建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小学毛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98.8%,全县高考录取率87.9%,创历史新高,中央民大附中陵水分校高中基础会考平均分在全省排名第一。文化体育方面:推进“文化下乡”工程,放映公益电影1906场,举办“百万农民心向党”庆祝建党95周年海南农民歌会和民族文化“三进校园”活动,赛事品牌不断做大做响,群众体育全面发展。医疗卫生方面:提升十三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水平,全县每千人病床数2.7张,同比增长10%,加强疟疾、手足口病、登革热、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完成2223对夫妇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口出生率15.28‰,比省下达指标低2.72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12.46,比省下达指标低1.44个比值。二是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工作迈出新步子。社会治理方面: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扫黑除恶”、道路交通安全等专项行动,打掉各类犯罪团伙29个,实现命案百分百全侦破,社会治安大局保持总体稳定。在全省率先为每个村委会聘任人民调解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7%,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项目被中央综治办确定为海南省承担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性课题子项目。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为519名农民工挽回被拖欠工资1010.39万元。安全生产工作保持总体稳定,是海南唯一一个入选全国县级食用农产品抽验工作试点市县。社会保障方面:城市棚户区开工率100%,农村危旧房全包户开工率99%。在全省率先对所有60岁以上城乡居民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实施城乡医疗救助2259人次,为5364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499.66万元,为1939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32.48万元。实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保二保合一,新农合参合率达100%。举办专场招聘会16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934个,完成率138%,下岗再就业571人,完成率11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476人,完成率13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成立“菜篮子”电子商务公司,设立10个平价蔬菜专区和28个平价猪肉摊位,切实平抑物价,惠及群众。
(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县域发展新活力。重点改革亮点迭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各项建设事业焕发新气象。“多规合一”编制成果获省政府通过,为建立全县统一空间规划体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医”联动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得到国务院肯定,司法改革成效显著,农场属地化改革成绩喜人,在全省率先完成农场路产路权移交及人员交接工作。行政审批提速比省级要求提高20%。开放合作多点开花。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实际利用外资9.9亿美元,在全省位列第一。与新加坡、荷兰、以色列等国交流互动,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利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平台实现优势相长、劣势互补。
(六)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一是夯实精准扶贫基础。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联村联户、包贫困村、包贫困户”夜宿夜访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和精准退出,做到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脱贫路径、脱贫效果和脱贫时间“一表清”。二是强化扶贫资金保障。投入扶贫资金7552万元,制定出台《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撬动政策性金融贷款,力助“拔穷根”,海南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大生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共为665户贫困户发放贷款8961万元。三是健全扶贫长效机制。实施安居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十项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光伏扶贫,通过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和户用分布式光伏助力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脱贫,摸索出一条治标又治本的新路子。改变贫困村面貌,改造危旧房3367户,硬化农田水利渠道22公里,改善8万亩农田灌溉问题,完成4宗供水工程,解决3.1万人饮水难问题;推广庭院经济,完成种植面积1.36万亩;转移培训农民4362人,年输出剩余劳动力7520人。实现3361户1.3万人顺利脱贫,完成年度任务的101.7%,贫困村、老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44元,同比增长12%。
(七)驰而不息转作风,树立法治政府新形象。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县与道德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培育宪法信仰和法治思维,成立县决策咨询委员会,完善重大决策咨询规则和程序。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8件、政协委员提案97件,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15件。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是全省第一个实现县、乡、村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市县。二是践行为民宗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实行并联审批,推行“一张审批网”,公布行政权力清单2118项,责任清单1063项。落实“双随机”和“一公开”,使不“任性”的权力更高效,实现窗口单位办结审批事项23673件,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事项20999件,整合建设“12345”政府热线服务平台,加大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力度,推行责任信访,全年受理信访事项1995件,回复率90%。三是锤炼廉实作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对标“三严三实”锤炼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压缩“三公”经费163.58万元。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持续整肃“庸懒散奢贪”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查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9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9人,诫勉谈话29人。
与此同时,我们在统计、物价、残联、老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史志、质监、妇女儿童等其他社会事业和武警、消防、国防建设等各项工作上都有新进步,迈上新台阶。分别荣获“2014--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2016年度全省政务信息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有效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战胜强台风、强降雨自然灾害侵袭等不利因素,逆势而上,爬坡过坎,以更加自信的姿势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政府班子辛勤耕耘打下的坚实基础,更得益于全县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奋斗和砥砺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的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陵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陵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经济总体发展质量不高、结构不优仍然是基本县情;新的经济增长点仍处于培育壮大阶段;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规划、社会管理滞后,民生改善任务重;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压力增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工落地率低、投资置业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发展软环境有待优化,不作为、不担责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干部队伍知识储备、工作作风、工作效能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积极面对,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
各位代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们还将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十三五”规划擘画了我县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发展的路线图,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号角。纵观国内,经济发展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的重要时期,在螺旋式上升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放眼全省,省委省政府实施“海洋强省”战略,深入布局十二大产业、六类园区发展,全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一批具有现代化标志的重大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博鳌东部机场、“环岛高铁三小时经济圈”、“田字形”纵贯全岛高速公路等新动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更加优化,政策叠加红利更加凸显;审视陵水,“生态立县、创新兴县、智慧强县”目标明确,“一园两区一基地”孕育新增长极,“互联网+”等六大产业积蓄发展后劲。陵水正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当扬优成势,把握好陵水经济新方位的航向,驶向美丽陵水·共同缔造的胜利彼岸。
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和12%;城镇万人新增就业人数完成省下达的目标,节能减排指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要纲举目张,执本末从,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走上项目、扩投资、促增长的经济发展之路,以持续做大总量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一是保持有效投资力度。2017年安排投资项目132个,总投资59.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7亿元,其中:重点项目10个,投资额3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亿元;民生项目10个,投资额1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4亿元;一般项目112个,投资额1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7亿元。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城南北片区干道升级改造沥青路面铺设工程、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公路项目,推进环岛滨海旅游公路陵水段项目、都总坝扩建工程、“引乘济妹”工程、“五纵三横”--安马大桥项目、县城中心大道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城区中心大道、建设路立面改造工程、滨河北路至出海口延长线工程等。持续通过大项目带动不断做大总量,为长远发展增添后劲。
科学规范进行项目管理。一是抓好项目库管理工作。强化项目建设沟通协调,做好项目储备和考核评估。二是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推行EPC、PPP、代建制等项目管理模式,建立项目代建制第三方机构管理库。三是继续推进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简化提速审批流程,和谐推动征地拆迁,全力保障项目用地,确保完成服务社会百日大行动投资项目工作任务。
有的放矢开展招商选资。一是更加注重谋划。健全招商指导目录,严格论证、精心筛选,重点引进投资数额大、就业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持续税源好、生态环保水平高的项目入库,借助海南省综合招商活动暨海南国际贸易博览、海南(北京)综合招商活动、中国(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三大招商平台,力争全年招商总额达到300亿元以上。二是更加优化环境。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让外来投资企业在陵水真正扎根发展。
(二)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优化之路,以集群集聚的布局实现提质增效
全力优化现代农业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提升热带高效农业发展水平,构建绿色节约循环农业产业体系,使之真正成为陵水发展的“王牌”产业;着重推进陵水广陵高科南繁育种基地、鲁宏荔枝标准示范基地、陵水万裕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等省级和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和引领陵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海南南繁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力争建成全国杂交水稻繁制种大县。实施新一轮农民增收计划,积极利用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广辟农民增收门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为农民稳定增收提供坚实保障。壮实农业产业化“筋骨”,做强做精现代设施农业,重点推进南繁基地农田水利设施项目、中南部水系连通工程,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全县灌溉水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培育省级农业示范基地2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89个,新增圣女果GAP标准化种植面积6000亩,新增“菜篮子”基地种植面积200亩。举办职业农民培训班28期,培训农民2800人。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支持陵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绿色旅游示范基地。
着力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壮大。编制陵水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依托解放军301医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海洋产业化聚集区;依托已探明油气资源,加强与中海油集团合作;依托新村国家级中心渔港和新村港外、清水湾外缘深水网箱养殖带,加速现代海洋渔业、远洋捕捞业发展;依托“三湾三岛”和新村、黎安港口码头,规划发展海洋休闲业、游艇(邮轮)旅游项目,积极引进海洋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企业,全力推进“智慧海洋”建设。
合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制定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引导“三湾”开发区房地产企业调整营销策略,逐步消化房地产库存,重点发展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和高端商住混合地产,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精心打造“地产+旅游消费”市场群,培育分界洲--香水湾商圈、南湾猴岛--绿城蓝湾商圈、清水湾雅居乐商圈、碧桂园珊瑚宫殿商圈,积极拓展旅游消费群体。进一步壮大海航YOHO湾、县城中心农贸市场等商业综合体。依托海韵商圈、城北片区组团引进家乐福、必胜客等国际知名连锁企业;依托县老城区辐射作用,规划打造商业步行街、桃源综合美食街、解放路历史风情街等特色街区;依托“菜篮子”种植基地,推进集货运、仓储、配送、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扶持壮大一批综合性、专业化现代服务业集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挖掘第三产业税收潜力,积极培育税收新动能。
努力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以互联网+为支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推进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欢乐海洋项目、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中电科海洋信息产业、“一谷一院一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大唐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落户园区,逐步形成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整合温泉疗养、南药保健、医疗卫生服务等资源,积极培育养老医疗、康健养生等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健康产业,打造“健康陵水”品牌。加快推进高峰温泉旅游度假区、国茂国际泥疗养生休闲旅游度假区、碧桂园生态城、南平医疗养生产业园等建设。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推进个转企,扶持小微企业215家以上。加快发展会展业,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旅游品牌,积极申办各类国际性会议和全国性会展活动,争取1-2个会展活动或论坛选址永久落户陵水。
聚力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切实发挥生态环境“金饭碗”和生命线载体作用,逐步建立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汉能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公共交通,新投入新能源公交车20辆、公共出租车50辆。推广新能源应用,在全县11个乡镇完成光伏发电项目,淘汰黄标车180辆。大力推行绿色节能建筑,倡导环保节能办公理念,在全社会逐渐形成节约、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活方式。全力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工作任务。
(三)坚持走全面、高端、共赢的文旅融合之路,以兼容并蓄的方式整合资源
持续做大旅游产业。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谋划“全域旅游”布局,做大旅游板块“蛋糕”,整合打造陵水生活旅游城、珍珠海岸滨海旅游区、高端滨海度假区、北部百瀑雨林旅游区4大旅游片区发展组团。鼓励和发展入境游,全力促成南湾猴岛创5A景区、清水湾旅游度假区创4A景区。完成旅游厕所和旅游标识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争率先完成全域旅游示范点验收。全力办好第三届陵水(光坡)圣女果采摘季暨乡村游活动,进一步拓展大里乡村生态游、坡村乡村红色游、光坡特色滨海乡村游等市场,实施景区、酒店、旅游集散地人流检测统计,创新完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1+3”模式,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积极融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立一程多站旅游合作模式,深化区域联动,组合特色资源抱团扩大知名度,加强与三亚、万宁、保亭等周边市县合作,打造海洋旅游、亲子旅游、婚庆旅游、体育旅游等产品,拉动客源市场,实现互利共赢。持续以节庆、新媒体宣传、赛事、会展旅游等措施促销旅游,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做强文化产业。一是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文化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黎苗族特色地域文化、陵水革命传统和苏维埃政权“红色文化”、桥山遗址史前文化、海上疍家民俗文化等资源,持续推进海洋文化主题旅游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改造升级、陵水东区农民协会旧址维修、陵水苏维埃革命斗争史更新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和千古马颂项目,谋划开展美术、书法、古玩等综合性展览活动,汇聚艺术人才,形成文化产业链,将文化消费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积极探索体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本号大里和文罗坡村2家省级农家书屋示范点,继续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围绕体育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础体育工作巩固夯实、赛事品牌凝练打造“三条线”,重点培育旅游赛事文化产业,积极备战海南省第五届体育运动会,继续办好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环岛国际自行车赛、全国广场舞大赛陵水总决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等,以体育带动旅游的快速发展,突出凝练“国际旅游岛体育文化交流地”品牌,努力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四)坚持走生态、协调、美丽的城乡建设之路,以精雕细琢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做好我县“多规合一”衔接工作,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红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和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推进“退果还林”、“退塘还林”、新村湿地保护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建筑扬尘、餐饮油烟污染等防治工作。落实河长制,强化饮用水源监测保护,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推进乡镇垃圾中转站全覆盖,实施新村污水处理厂工程、丽安路排污沟改造工程,将高速公路及公路内侧、城镇内河(湖)治理、两个泻湖生态修复、陵河流域综合治理涉及的73个自然村列入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加快开展新村、黎安两个泻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打造陵水优美的海岸泻湖生态景观。完成三才镇岭头岭建筑石料矿山地质环境二期治理恢复项目。新增植树造林2000亩。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按照全县一盘棋思路加速“双创”工作,将卫生保洁责任制向11个乡镇推广铺开。启动城市“双修”规划工作,治理城市顽疾,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城市主题绿化景观和城市照明景观。开展地下综合廊道建设,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共享平台,加快县城安置区建设,完成“三年打违攻坚战”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县应急水厂和清水湾二期供水工程、110千伏城南输变电站建设,升级配电线路112.1千米。改造城区交通信号系统和安全辅助设施,新开设公交路线7条,新建公交站亭20座,建成县城公共停车场2个,新增停车位300个,完善防洪、防震、人防和公共消防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改造城区公共绿地1.01万平方米,加快园林陵水建设步伐。
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建设陵河两岸城市风光带、南门岭城市公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工建设南门岭大道,进一步拉宽县城区发展框架。统筹城乡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区,构建城乡立体发展格局,做大滨河南商业区、做美水口生态旅游区、做优文黎生活居住区、做精文化体育广场休闲区。启动县城及各乡镇总控规修编工作,加快推进乡镇建筑风貌管控和镇区外立面改造工作。全速推进乡镇路网互通和自然村路网建设,实现城镇和行政村4G无线宽带全覆盖和县城区黄土裸露全硬化。推进11个乡镇的15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成12个村委会村级临时集贸市场布点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立行政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加快推进英州互联网种业小镇、光坡休闲小镇、黎安海风小镇、新村疍家风情小镇、赤岭风情渔村建设,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和文明生态村,精心描绘村美民富、水绿山青的城乡新画卷。
(五)坚持走普惠、和谐、共享的民生改善之路,以更多红利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步一个脚印开展脱贫攻坚。“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加大扶贫宣传,坚持因势利导、因户施策、精准发力,进一步明细精准扶贫“作战图”,计划投入扶贫资金3亿元,完成9个整村推进任务,实现1.41万人脱贫;投入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500万元,推进革命老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老区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好“一有”、“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十项措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开展好扶贫夜校活动和扶贫手册档案管理工作,以扶贫大数据应用工程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逐步补齐贫困地区道路硬化、电网升级、网络信号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鼓励创业、培育产业、转移就业,提高扶贫科技含量,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造血”能力。
一个都不能少全面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始终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发展,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开学,推进民大附中陵水分校英州分部项目、县机关幼儿园项目建设。加大边远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力促“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均衡工作通过国家验收。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毛入学率提高到88%以上。健全教育保障奖励机制,实施“名师引进”和“校长培训”工程,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智慧校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健全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90%以上乡镇卫生室、100%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医药服务,85%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完成卫生和计生机构合并,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责任目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战农村公路“六大工程”项目建设,继续做好高龄补贴金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菜篮子”稳价工作。加快珍珠花园二期、文黎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作,实现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3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00户,改造农村危房3515户。抓好低保、五保、救灾、救济等工作,启动残疾人服务中心、椰林敬老院和群英敬老院建设。开展创业就业培训25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6800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一心一意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实施好“七五”普法工作,谋划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全国地名普查和地名文化保护,全面启动乡镇志编修工作。深入实施智慧强警战略,进一步完善海岛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强力推进严打专项整治斗争和“禁毒三年大会战”、“命案侦破”、“打击盗抢骗”犯罪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平安陵水层次。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推行阳光信访。健全社会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建筑工地、道路交通、职业病防治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查处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领域违法案件。完成民族区域自治条例修订工作,推动国防建设、科学、史志、档案、双拥、工青妇、慈善、残疾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等事业全面发展。
(六)坚持走联动、开放、创新的体制改革之路,以蹄疾步稳的思路促进各项事业持续繁荣
深化改革增强动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为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发挥政务服务集合效应,建成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互联网子平台,加快组建行政审批局。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性事业投资运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强化金融服务力度,吸引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企业设立分支机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46.6亿元。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做实做强试验区开发总公司、县旅游总公司、县城建公司。加快农场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创新农场设“居”管理,推进司法改革、财税改革、国企改革和供销社改革,作好公车改革的对接工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不动产登记工作。不断创新土地整治新模式,探索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实施新机制。
扩大开放释放活力。不断开拓新兴潜力市场,积极组队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贸易洽谈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交流活动,加快推进中非(海南)合作示范区、海南中荷热带设施农业生产示范项目建设;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组团出访荷兰、柬埔寨等国,与马来西亚槟城州建立友好城市,构建起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合作新格局。以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交通为重点,不断编织与外界交流联系的纽带。继续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完善陵水智库,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服务体系,实现人才队伍量质并举。积极推广浙江大学“院士工作站”、“吴山工作室”等人才引进模式,对接好“百名京医支援海南”人才交流工程,释放人才引进红利,为助推“智慧强县”插上“新翅膀”。
创新引领激发潜力。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为核心,推进质量强县创建工作,发扬“工匠精神”,努力打造“陵水品牌”。积极发挥县互联网创业园的创新创业载体作用,壮大创新主体,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光网智能岛”、“智慧陵水”建设,实现光网全覆盖,将免费WIFI覆盖率扩大至县城主要公共区域。推进首批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民生大数据”和“旅游大数据”建设。引导互联网企业申报专利,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7个,增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服务能力,挂牌成立县知识产权局。拓宽电商发展格局,建成年成交额上千万的上行电商平台1-2个,积极筹备第二届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争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七)坚持走法治、清廉、务实的政府建设之路,以持之以恒的定力不断提升行政效能
依法行政保障发展。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实施宪法宣誓制度,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主动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落实好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
廉洁奉公助推发展。不折不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廉政专题教育,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大公共财政资金审计监督力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把廉洁从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坚决查处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从严从实克己奉公,强化担当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行政环境。
务实高效服务发展。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县“一张审批网”三级全覆盖,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微信陵水移动网上办事大厅,推行电子证照库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试点试用,积极与省电子证照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大力推动行政审批综合窗口改革,实现“小窗口、大服务”。加大政务和信息公开力度,加强效能监察,强化督办问效和行政问责,不断提升政府效能。
各位代表,大潮澎湃起,时代在召唤!新蓝图催生新梦想,新征程孕育新愿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迈万里征程之步,负千钧重任于肩,立百折不挠之志,不断夺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陵水的新胜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